依法追索欠款 苏州讨债机构走上“法律通道”实现稳妥维权
苏州 2025年10月21日电
近年来,随着市场交易频次增加和信用纠纷的多样化,苏州一些专业债务催收机构逐步由传统催收向依法维权转型,通过律师介入、诉前保全、仲裁与诉讼、司法执行等法定程序,有序推进欠款回收,既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,也有效遏制非法催收行为对社会秩序的侵扰。
依法取证构建“稳定诉求链条” “想要通过法律手段高效追回欠款,首要是把证据链条做实。”苏州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某介绍,企业或个人在委托催收前,应当集中保全合同、发票、收付款凭证、合同签署记录、往来邮件与聊天记录、对账单等直接证据;涉及工程款或货款纠纷的,还应保留验收单、交货单和物流单据。对于存在争议的口头约定,及时进行证人笔录或电子证据的司法鉴定可提升证据的采信度。
诉前保全与快速仲裁成首选策略 针对债务人有转移、隐匿财产风险的,律师通常建议债权人先行申请诉前财产保全。李某指出,诉前保全可以促使债务人主动履行,也为后续诉讼或执行提供保障。对于合同中约定仲裁的案件,通过仲裁机构快速裁决并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,成为许多商事争议的高效路径。
法院执行“组合拳”提高实际回款率 苏州中级人民法院相关人士表示,法院在执行环节不断完善措施运用,除冻结、划拨银行存款、查封、扣押、拍卖登记财产外,还配合信用惩戒、限制高消费等手段,促进被执行人履行。法院与公安、税务、工商等部门信息协同,也在查处恶意转移财产、规避执行行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
风险识别与刑事线索移送并举 律师提醒,商业追债与刑事追究有明显界限。一般民事债务不直接构成犯罪,但若债务人存在诈骗、恶意隐匿转移财产、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等情形,且构成相关罪名的,则可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。债权人应在律师指导下判断案件事实,并综合选择民事诉讼、仲裁与刑事举报路径。